夏三月“四气调神”养生要诀
夏三月四气调神养生要诀夏三月,此谓蕃秀,天地气交,万物华实,夜卧早起,无厌于日,使志无怒,使华英成秀,使气得泄,若所爱在外,此夏气之应,养长之道也。夏阳蕃秀夏三月,天地之气上下交合,各种植物相继开花结果。万物获得阳光、雨露和能量越来越多的情况下,体内都会产生天地阴阳之气交争。这促使了各种生物分裂生殖的本能,产生植物的花,动物排泄精卵细胞,使之完成生育本能,同时全身也处于迅速生长的状态。夏日无厌夜卧早起与春天的养生原则是一样的。但是相对于春天来说,此时日照时间更长,白昼时间更长。所以睡觉可以适当晚一些,当然也不能太晚。最好是在十点半就要准备洗洗睡了。还有许多人太阳晒屁股了,还在睡觉,这就违背了生命与太阳同步的原则。人的活动要紧紧跟随着太阳的变化。我们吃水果时总会感到有些水果特别甜,味道很鲜美,而另一些水果不仅糖分少,味道也会差很多。这是因为只有经过阳光的照射之后,水果的精华才能形成,甜度才能提高。其实我们人体也是同一个道理的。夏天不要怕晒,通过接受日光的照射,可以补充人体的阳气。当然,直接站到太阳底下去晒也很不现实,可以选择一些树木茂盛或是花草幽静之地。这种地方阳光不会太烈,而且草木经日光照射后往往会散发出一种清香。这种清香之气,对我们的健康也是极为有利的。夏气得泄夏天,天地阳气升浮。人气亦升浮于皮肤,皮肤随之自然出汗。其实,皮肤就是身体的空调。只有皮肤表层的气机流动,该出的汗及时排出来,才会六腑通畅。整天呆在空调屋子里,阳气不宣通,卫气紧闭,毛孔闭塞,就无法促进水液向外排出。出汗,是夏天恩赐的自然疗法,可以顺势排出陈寒。但是,汗同时也是很宝贵的,汗为心之液、汗血同源。如何出汗才能既排了毒,又不伤阴津呢?最简单的判断标准,就是额头微微出汗。只要额头出点微汗,全身感觉通透,这样的出汗才算成功。夏宜养阳春三月,人体潜藏的阳气慢慢从内部生发。到了夏三月,人体的阳气渐渐散布到了体表。这个时候,阳气在散发、扩散,但是内部脏腑却是空虚的。如果这个时候吃冷饮降温、吹空调降暑,就会导致脾胃脏腑虚寒。这就是冬吃萝卜夏吃姜的原理。所以,其实夏天才是养阳最重要的季节。此外,自然界四时阴阳消长变化,与人体五脏功能活动相互同应。夏与心相通,夏天的高温容易引起情绪躁动,导致心火过旺,引发各种疾病。因此,夏季养心是第一要务。在炎热的夏天,需要保持心静的自然状态。如果你懂得乐调,可以多听琴曲。国乐艺术家方锦龙说:拨动琴弦,就是拨动心弦。调心莫过琴音,宫商角徵羽之徵音与夏相辅。如古代名曲的《关雎》、《石上流泉》、《渔樵问答》等等,都有静心、养心的作用。
TAG标签:
半月板损伤该怎么办好啊甲亢病发率增高的原因介绍
如何护理糖尿病患者
盆腔炎可以吃冷饮吗